新科國中輔導處
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適性輔導
教育是開展個人潛能,達成自我實現的關鍵,也是國家永續發展的希望工程。而「全面提升國家人才素質,讓每一個孩子適性發展,愛其所學,學其所愛,成就每個孩子的未來」,正是十二年國教的理想。
所謂適性輔導,意指透過適當有效的輔導措施,協助學生瞭解自身的特性(如性向、興趣、價值觀念等)及外在世界(如職業內涵或升學進路等),且透過適當的媒合機制與相關制度的建立,讓學生能依此進行適性的升學與就業之進路選擇。因此,如何讓每一位學生均能適性揚才,落實國中學生的生涯探索與適性輔導乃為重要關鍵。
教育部在推動國中適性輔導工作方面,已研擬有系統且詳盡的策略提供學生適性輔導工具配套,結合生命教育,建構生涯願景方能有效達成適性輔導。教育部提供學生適性輔導工具配套包含如下:1. 鼓勵各界研發以及修訂心理測驗。2. 委託學術單位研發各種測量評量。3. 提供完備整合性的職涯輔導系統。4. 辦理測驗施測及結果解釋的研習。5. 建置完整的生涯輔導資訊總平臺。
生涯發展是個人生命歷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,生涯發展教育於九年一貫教育已實施有年,強調學生自我覺察、生涯覺察、生涯探索與進路選擇。在國中階段是以生涯探索與進路選擇為重點,協助學生一方面探索自我、了解自我,同時認識教育與職業環境、培養生涯規劃與決策能力,並能做好生涯準備。此與適性輔導的精神與內涵一致,只要達成生涯發展教育的目標,適性輔導也就容易落實。
重要的是在多元的探索過程中,幫助學生看見自己的優勢、發展自己的專長,進而考量適合自己的進路類別。在升學制度中,教育部亦提供多元入學進路宣導措施,包含:1. 提供高中職及大專多元入學進路宣導資料。2. 培育充足多元入學進路宣導的專業人才庫。3. 辦理高中職及大專多元入學進路宣導會議。4. 推動各項參訪、觀摩、競賽、研習或營隊。5. 建置各校多元入學進路管道和特色的網站。
適性輔導工作的重點之一乃在創造並提供大量生涯探索的機會,讓孩子從多元的學習與活動中,更清楚自己的各項能力、興趣、以及未來有可能適合從事的工作,並據此思考自己的進路規畫與抉擇。首要之務,乃是引發學生參與的熱忱與動力,能主動關心、關懷自己的前程與人生,並建構個人人生理想的目標與藍圖。當然,學生在築夢未來之前,需先透過相關的生命教育體驗活動,讓學生願意作夢、敢於作夢,進而有勇氣去築夢與逐夢。